民以食为天,但很多人对于吃饭这件事并不是很重视,尤其是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,能对付一口是一口,能敷衍一顿是一顿。吃好一日三餐,与我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。
2019年4月,权威医学期刊《柳叶刀》发布了一项全球饮食大规模研究结果,覆盖全球195个国家、时间跨度从1990年到2017年,25岁以上成年人饮食结构和习惯趋势数据。研究显示,仅是2017年全球就有1100万人因吃得不健康而死亡,占成人总死亡数22%。
这些国家居民多数都有不健康饮食习惯,前三名主要原因:盐摄入过多、全谷物吃得太少、 水果吃得太少 。
而我国也有相似研究,2022年由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(2021)》指出,2017年我国居民310万人的死亡可以归因于膳食不合理。盐摄入过多、全谷物摄入不足、水果摄入不足、坚果摄入不足、 海产品摄入不足 , 是我国排行前五的饮食“杀手”。
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,不合理的膳食是很多人疾病发生和死亡的最主要因素。所以,膳食健康对于预防疾病发生、降低死亡风险至关重要。这也是大家日常生活中只要留心注意就能做到的。
2022年4月,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了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 ,指南中这8个健康饮食标准要记住!
1. 盐:每天别超5克
健康成年人一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。食盐过多摄入,与高血压、心血管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。
2. 糖:最好控制25克以下
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,每天不超过50g,最好控制在25g以下。糖摄入过多与肥胖和慢性疾病风险有关。建议日常饮用白开水,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。
3. 油:每天别超30克
每人每天烹调用油摄入量25~30克。高油、高脂肪、高胆固醇,是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。
4. 肉蛋类:每天120-200克
目前我国居民畜肉摄入过多,鱼肉摄入不足,成年人每日摄入动物性食物在120-200克之间为宜。
5. 水果:每天至少半斤
保证每天摄入200-350克的新鲜水果,而且果汁不能代替鲜果。水果中富含的维生素C、维生素A、B族维生素 等,以及钾、磷、铁等矿物质 ,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,调节身体机能,保证身体的 免疫健康 。
6. 蔬菜:每天不低于300克
保证每天摄入不少于300克的新鲜蔬菜,深色蔬菜应占1/2。蔬菜中富含各种矿物质,包括钾、镁、钙、铁等,是矿物质的重要膳食来源;同时富含类胡萝卜素、维生素C、维生素B1、B2和多种微量元素,都是我们保持 免疫健康 、 提高免疫力 不可缺少的。
7. 饮水:每天不低于1.5升
喝水是小事,但喝水少可就是大事了!当感到口渴的时候,说明身体已经缺水了。成年男性每日最低饮用1700毫升(约8.5杯)水,女性每日最低饮用1500毫升(约7.5杯)水。
8. 谷类:每天摄入200-300克
谷类作为均衡膳食重要组成,每天摄入200-300克。其中包括50-150克全谷物和杂豆。全谷物、杂豆富含植物蛋白质、膳食纤维、B族维生素、钾、镁等矿物质,也是保证膳食健康的关键!
1. 谷薯类
主要包括南瓜、土豆、小米、玉米、小麦、荞麦等,所包含碳水化合物、B族维生素、镁钾铁锌、膳食纤维等。其中B族维生素是一个“大家庭”,包括维生素B1、B2、B6、B12、烟酸、泛酸、叶酸等。B族维生素有助于 免疫调节 ,辅助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等。
2. 蔬菜水果类
主要包括绿叶蔬菜、水果和绿茶等,所包含β-胡萝卜素、维生素C、镁钾钙、叶酸、膳食纤维等。比如β-胡萝卜素可以起到保护视力和抗氧化作用。β-胡萝卜素是属于胡萝卜素之一,在人体内能够转化为维生素A,能够防止皮肤干燥和开裂,帮助人体 提高免疫力 ,增强抗病毒能力。
3. 禽畜鱼蛋奶类
主要包括猪肉、牛肉、羊肉、鱼虾类、蛋奶等。这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、脂肪、钙铁锌硒、维生素B1、维生素B2、维生素B12、维生素A等。丰富的 蛋白质、矿物质、维生素 等是我们保持健康、 提高免疫力 不可缺少的营养。
4. 大豆坚果类
大豆类的食物有豆腐、豆腐干、腐竹等;坚果类的食物有松子、开心果、核桃、杏仁、榛子、花生、腰果等,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质、B族维生素、维生素E、钙镁钾铁锌等。
5. 油脂类
常见的优质脂肪食物有深海鱼类,含有丰富的脂肪酸,对我们的心脏和大脑有重要的作用。比如三文鱼、奶酪、坚果,橄榄油,牛油果,亚麻籽等食物都含有丰富的优质脂肪、维生素E。
此外,有些 维生素和矿物质 人体无法合成,或合成不足,只能通过从外界补充获取。这些微量营养素和宏量营养素一样,是维持人体正常代谢以及 免疫健康 的关键营养素,无论哪一种都缺一不可。一旦出现维生素、矿物质缺乏可能导致许多问题。比如维生素A的缺乏,会出现夜盲症、干眼症等;比如缺铁,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,让人面色苍白、乏力和疲劳。而缺钙,则会出现抽筋、骨质疏松等。
只有 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协同作用,才能构建起我们的 免疫健康 ,为身体打好基础。你的饮食够均衡吗?营养够充足吗?
文章转自 健康时报